律政助考网
标题:
【每日一题】11月20日 解析发布
[打印本页]
作者:
泰然自若
时间:
2013-11-22 15:31
标题:
【每日一题】11月20日 解析发布
解析:
先说答案,选A。然后说其余的选项为何不选。
1、侵占罪,都知道是一种拒不交还的行为。。。本题中,丁有没有拒不交还的表现呢?。。。没有。。。虽然丁希望通过诈唬的方式,让王某知难而退,并且也成功的吓跑了王某,但丁毕竟没有明确表示出不给王某车辆的意思。。。这里提示各位注意,侵占罪中的“拒不交还”不是想象当中那么容易辨别的。。。摘录一段更为详细的解析,帮助加深理解。。。所谓拒不交还,是指依法、依约应当将他人的财物退回而拒不退回,如财物所有人明确提出交还并举有证据证明属及所有,行为人仍视而不见,明确表示不予旧还;或者虽然表示归还,但事后又擅自处分致使实际无法交还;或者采用诸如谎称财物被盗、丢失等欺骗手段而拒不归还;或者携带财物逃离他乡而拒不归还;或者已经非法处分而拒不追回或者赔偿的等等。当然,行为人如果最终还是交出或者退还了财物,或者是在他人明确提出主张交还前处理了财物事后已作了或答应赔偿的,甚至是在他人提出主张后还擅自处分财物但又作了赔偿的,等等,就不应以本罪论处。
对于以上的详细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其中谈到了“
谎称财物被盗、丢失等欺骗手段
”,但请注意“谎称财物被盗丢失”与本题中”谎称失主认出”不能相提并论。。。因为,“谎称财物被盗或丢失”是一种彻彻底底的拒不交还的行为表现。说东西已经没了,不是拒不交还占为己有,还能是什么意思呢?。。。而“谎称失主认出”只是想给对方施加一种心理强制,并没有明确不给的意思。。。因此,不要因为都属于“谎言”范畴,就认定丁存在拒不交还的行为。。。丁的确有非法占有的内心意思,但他没有拒不交还的直接表示,能体会出来差异吗?。。。综上,C不选。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这个罪的前提必须是行为人取得财物的这个行为不被认定为犯罪。记住这个细节。。。本案中行为人取得摩托车是通过欺骗的手段占有,该行为不用想都知道,能认定为犯罪,所以不符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前提。D也不选。
3、本案其实是刘某黑吃黑,通过欺骗的手段,使得王某以不作为的方式处分了财产。。。对,大家没看错,就是以“不作为”的方式(不吭气、不取车,自动放弃)来处分财产的,因而应该认定为诈骗罪。选项A正确。
4、盗窃罪选的人最多,但其实盗窃罪很容易排除。。。大家都知道盗窃罪目前采取的通说还是“失控说”。而本题中,王某仅仅是没有取车罢了,我们不能就此断言王某已经失去了对摩托车的实际控制。。。毕竟车现在在哪儿,王某心中是一清二楚的。。。王某担心被警察抓,永远不再来取车了,他的这个选择,完全属于自动放弃对物的占有,而并非因盗窃所导致的失控。。。不取车,跟失去车,是两码事儿,能区别吗?。。。B不选。
5、如果本题的选项再加一个“敲诈勒索罪”,不知道有人会选不?。。。敲诈勒索罪顺带说一下它与诈骗罪的区别吧。。。敲诈勒索罪可以有欺诈的成分在内,但欺诈通常用作一种威胁的手段,以求得对方恐惧,进而达到令被害人自动处分财产的目的。。。本题中,丁只是谎称失主认出来了。并没有以告发相威胁的其他情景交代。而王某一方也只是表现出一种不作为,我们并不能就此认定其产生了恐惧心理。。。因为说不定王某此时心里暗骂:好啊,孙子,你给爷等着。我不收拾你,我就不姓王!
综上,通过对比分析,并依据单选题选最优的原则,A选项诈骗罪胜出。答案是A。大家觉得这道题怎样?请评分。
作者:
麻麻
时间:
2013-11-23 08:29
早上起来厕所里用手机看还能充分利用时间呢。解析做得相当好,很容易懂,辛苦斑竹了。能再解释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具体构成要件吗。如果忙,我自己翻书也成。
作者:
gracehl
时间:
2013-11-26 13:08
怎么没有题目呢
欢迎光临 律政助考网 (http://360ala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